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的每一次失控,都是“求助信号”

萌芽 DrG科学育儿 2019-07-03

点击上方 ▲ 关注「DrG科学育儿」每周随机送福利
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:萌芽研究所BUD(myyjs_bud)


很久之前看过一个视频,标题是《育儿师一招搞定熊孩子》。我把视频贴过来,大家可以在看今天的文章之前,先看看视频。



不知道你们看完是什么感受?我当时转发的时候,看了一下微博上的评论,舆论争执非常大,其中包括有很多人说,“这样子的孩子就应该打一顿,别舍不得惩罚的”。


对我来说,这个感受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。我并不同意育儿师分析和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方法,因为视频中孩子所呈现出来的那份崩溃和无助,其实是孩子心底最深的“求助信号”。

 

今天,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,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做。



如何识别孩子的“求助信号”?


视频中有一个特征很明显,10分钟的视频里孩子哭了9分半,采用了自残、发泄、哭闹和执拗等行为,育儿师说,“孩子就是欠管教”。

 

的确,孩子能够采用如此多极端的方法来发泄,在一定程度上,和家庭最早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不足有关,他并不知道怎么做,才是合规则、合情理的行为表达方式。

 

但是,家庭早期的规则意识培养不足,并不是这个行为问题的“根源”,实际上孩子缺失的,是合理的“情绪教育”。




因为即便是我们理智的、懂得基本为人处事规则的成年人,回想一下,我们是否会有过情绪失控的时候?


我之前和老公有过一次很大的争执,气得发抖的我,下一秒把身边的书砸向了老公。


砸完后我和老公都愣在当下,我蹲下来把头埋在膝盖上,哭得颤抖、哆嗦不已。


那一刻我的难受如泉涌,愤怒当下的发泄总是不理智的,而自己几乎无力控制自己的行为,这种懊恼和难堪,即便是对身为成年人的我,影响依旧很大。


在不知道如何表达愤怒之前,学龄前孩子的“求助信号”表现方式很多,可以是视频中的自残、发泄、哭闹和执拗;也可以冲着我们说“我受够你了!”“我不要你了!”;或者推搡和殴打我们……这些实际上是孩子更受伤的“情绪求助信号”。


也许,被攻击的我们可能会很受伤,但实际上孩子内心的受伤的难过,往往比我们更多更多。



断裂的情绪教育

恶化的亲子关系


愤怒就像是孩子心底的一个火山,当喷发出来的时候,熔浆可以毁天灭地。


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很多的机会去学习如何进行情绪疏导,那么孩子年纪越大,他们的行为失控的机会就越高,只能在最原始的发泄方式里“打滚”,比如大哭、大闹、攻击和指责他人。



而如果仅靠孩子的单薄力量去对抗愤怒情绪,他们只能感受到情绪背后的失控和深深的不安全感。

 

前面提到孩子的问题根源在于缺乏情绪教育,如果孩子始终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安慰和情感接触,那么从关系学上,会有五个阶段的梯度恶化趋势(嗯,就好像病理学一样,恶化的亲子关系也是分阶段的):

 

第一阶段:“生气地抗议”

第二阶段:“紧跟不放”

第三阶段:“忧郁”

第四阶段:“绝望”

最后阶段:“情感抽离”

 

第三阶段的“抑郁”是关系断裂的转折点,前面的两个阶段,就是我们看到的典型的“熊孩子”行为,孩子会抗议、会愤怒、会紧跟不放,但如果持续没有机会被我们接受、被承认,重新调整和面对,那么整段关系最终都会被推向绝望、抽离和胁迫。


我之前跟进的很多家庭案例,在介入的时候,就已经是绝望阶段,或者处在情感抽离阶段了,每一次我都会感到很遗憾。


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要等到无法挽回,才后悔莫及呢?


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去重新调整,却要把彼此推向分崩离析的地步呢?

 

这些反思让我明白,亲密关系的维护,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还是家庭关系,能预防和觉醒当然是最好,如果发展到第一、第二阶段,即便看似很痛苦,但只要能好好重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,我们就有机会去调整这段关系。


只要能提早意识到时机,就不会太迟。



撕掉行为标签

重新调整关系


从心理学角度看,在任何的关系相处中,情感是依恋的中心。很多时候,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,即便是生气、暴躁、痛哭和难过,都比没有反应要好,这是我们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信息。

 

在关系中受伤了,本能的第一反应是“自卫”,这是人之常情。


比如视频中不管是育儿师还是妈妈,第一件事情是指责,“你怎么成了这样子的孩子”,而在生活中,很多时候孩子冲着我们大吼时,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也是吼回去?



但这些做法,不仅加剧了冲突,还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。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迅速调整关系,重塑情绪教育。

 

1. 用拥抱替代讲道理

 

很多时候孩子处在情感漩涡的当下,和孩子讲道理就是在“火上浇油”。


这个时候,如果我们愿意蹲下来拥抱孩子,这份接纳,会比任何道理更加有力量。


每次在家里我家俩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,我都会第一时间去拥抱他们。


虽然一开始孩子会反抗和挣扎,但是这份拥抱也实实在在地给了他们冷静和平复下来的力量,帮助孩子制止了“持续加剧”的冲突行为。


 

2. 代入孩子感受,优于代入自己的感受

 

如果孩子表达了不好的行为,我们往往很容易着急,下一秒就脱口而出,“你这些行为我无法接受”、“你这些做法我很受伤”,这种表达方式,并不是真正表达理解的做法。

 

在冲突发生当下,安抚孩子的同时需要我们先用“代入角色法”进行角色转换。


可以先问问自己:“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呢?我会有什么感受?” 代入角色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孩子的位置,去试着想孩子可能会体会到的感受。

 

然后把这份代入的感受表达出来,告诉孩子,“你现在很生气,是因为_________”。


以视频中孩子为例,你可以说“我知道你很生气,因为你很想要那包零食,但是妈妈却直接拒绝了你。


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定义情绪,当我们注意到孩子的情绪,他们会感到终于被理解了。


△ 截图来自「优陪计划」游戏课:情绪安抚

 

3. 接入情绪疏导方法,帮助平复心情

 

当表达了情绪和代入感受之后,我们可以引入情绪疏导的方法,比如我之前分享过的“冷静游戏”,或者做一些肌肉放松训练,引导孩子学习运动时的呼吸节奏,比如告诉孩子:

 

“我知道你现在很愤怒,这个感觉让你很难受。我知道怎么样可以让你的身体舒服一点,你可以尝试跟着我一起做:


用力的吸气,感受空气从你的鼻子里跑进去,再用力的呼气,张开嘴巴大力的喘气,把愤怒从嘴巴里吐出来,吸气——呼气——吸气——呼气……


是的,你可以跟着我的节奏来做,你这样子会不会就会感觉好一点。


这个过程,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身体在愤怒时候的状态以及调节方式,让自己一直紧绷的身体状态慢慢放松下来。




4. 引导孩子讨论解决之道

 

孩子的情绪出现了问题,其实孩子自己也会有很深的挫败感,因为情绪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他们面对各种状况时的困惑和困扰。


如果孩子总是经历一次次的失败,又得不到足够的情感支持,或者我们只做到了情绪疏导的阶段,那对孩子来说,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。

 

每个孩子的碰到的问题个性化很强,没有通用的公式,但是有一点很关键,我们要学会“抓大放小”,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尝试:


● 引发问题的触点

● 启发式的讨论

● 积极的正向关注

 

● 引发问题的触点:了解孩子在什么时候,因什么原因,产生了这样的行为。


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,“我留意到,你每次遇到了哥哥抢了你的玩具,你就会特别生气,因为你感觉被欺负了。”


● 启发式的讨论:提出开放性的问题,帮助孩子换个视角看问题。


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,“你这次愤怒得发泄自己的不满,其实你也很难过,并且这次发泄也没有办法帮你解决目前的问题,你觉得我们下一次,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做的吗?”


倾听孩子的回答,不干涉,只复述,当孩子自己的脑海中,主动产生越来越多的解决之道的时候,即便再天马行空,都是打破僵局的起点。

 

● 积极的正向关注:记得关注孩子的进步,哪怕这些进步在我们看来是微弱的,也要强化。


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,“我注意到,这次你在表达愤怒之前,其实你有先告诉哥哥, ‘你拿了我的玩具我很生气’,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,我都看到了。”


“尽管这次你冲我说我受够你了,但是我知道,在你内心并不是这么想的,你爱我,这种感受我一直都明白。”


其实孩子的育儿烦恼无小事,按照整个建议走下来,处理孩子的“情绪问题”起码得花上20分钟。


△ 截图来自「优陪计划」游戏课:情绪安抚


我刚开始在家这么做的时候,涉及到了很多场景,比如孩子的情绪调节、行为自控,还有手足争执……长辈一开始不大能理解,为什么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去解决这么一个“简单的小问题”,但事实证明,恰恰是这种愿意花时间的“交流”,最终让孩子把每一次的挫败和沮丧,都变成了自己成长的机会。

 

当我们知道并且掌握更多的处理方式的时候,我们自然就懂得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,也同样适用于成人。

 

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咆哮、伤心、失望,恰恰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,原来还可以用新的方式处理彼此的关系,换个视角看待彼此的问题,同样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。

 

真正的内心,眼睛是看不见的。只有愿意用“心”来看待孩子的问题,我们才能明白孩子内心的求助信号。



当我们责备孩子“怎么这样子”,或者评判方法“一点效果都没有”,其实我们看的还是管教而非关系,我们缺乏反思孩子的处境是什么,我们的亲子关系出了什么问题,这种缺乏会让我们在教养上“寸步难行”。

 

不要总是盯着管教的方法去看待孩子的言行,真正的爱和接纳,是愿意花时间去搭建桥梁,重新创造新的关系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、需求,然后和孩子一起面对和讨论问题。


让孩子感受到,不管发生什么问题,我也愿意陪你一起走下去。

 

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好的养育之道,成为一个独立、自由、健康的人,但唯有真正的爱和接纳,才能陪伴孩子走到这一步。




萌芽的话:写这篇文章的触发点是前两天朋友跟我说,她在路上遇到了一对情绪失控的母子,男孩子大概3、4岁,因为走不动路想要妈妈背,故意闹情绪蹲在路边;妈妈本身可能有点累,尝试把孩子拉起来但孩子一动不动,妈妈就突然怒了,开始用吼来让孩子听话:


“你走不走,你跟我说,你到底走不走?”

“一出门就要抱就要背,那你出门干什么?”


孩子看到妈妈这样,当即就大哭起来,但依然不肯走路,妈妈更是生气,一边使劲想把孩子提起来,一边大声说“我就这一次让你记住!”


孩子蹲在一边声嘶力竭地哭,妈妈用最高音量吼,冲突不断加剧,两个人都不知道如何收场。最后是爸爸走过来,把孩子背在身上,事情才告一段落。


但发生在妈妈和孩子间的情绪问题真的就得到解决了吗?并没有,就像文章里说的,如果孩子始终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安慰和情感接触,那么亲子关系就会逐级恶化,最后变成情感抽离的状况。


每次听到这样的事情,我都觉得很遗憾,也很想说我们都会不知觉地陷入情绪旋涡,但这样的状况时暂时的,也是可控的,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,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情绪管理来营造良好的关系。


    关于你和孩子的情绪管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?留言分享给我啊


    「DrG科学育儿」合作授权转载:萌芽研究所BUD(ID:myyjs_bud)。主理人萌芽,两个男孩的妈妈,世界心理学大师约翰·戈特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,香港注册社工,长期研究亲子沟通和亲密关系,创办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“小芽启萌”,研发有孩子教养课、正面管教课、情绪管理课等高质量课程。


    你正在看的是其他妈妈们正需要的



    欢迎分享下文


    2岁内宝宝营养辅食大全(赶紧收藏)


    吃天价花胶,把鱼吃到了濒临灭绝……


    2岁前宝宝怎么喝水?喝错危害大!


    爱孩子和立规矩,从来都不是单选题


    “第一次当妈没经验”系列,笑尿了!


     恭喜中奖 


      

       

    以上四位是在后台数据里看到最近(7天内)

    分享本叨文章(群、朋友圈)最多的人~

    叨叨双手奉上精美礼品!

    请在4月15日前

    通过后台留下收货地址

    过期未留地址视为自动放弃哦~

    下次开奖时间4月16号



    熬夜科普不易,急需你的在看&分享朋友圈鼓励

  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